广汇美术馆

广汇美术馆官网——GHAM | 馆藏近现代水墨艺术

广艺汇趣(七)| 万千女子的浮华梦——月份牌

图文博识 / 2019-07-26

月份牌画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盛行于20世纪初。


image.png


在西方列强进入中国的背景下,上海被迫成为国际通商口岸,大量的资本也涌进了上海,外国资本家纷纷在沪开店销售商品。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赠送国外直接印刷的精美画片——月份牌,早期尽管是免费赠送,然而促销效果并不太好,主要是因为中西历史文化的差异。(咱们老百姓不懂也不感兴趣,可不能被洋鬼子这些小把戏给欺骗了~)


image.png  image.png

早期的月份牌


于是,更精明的商家开始考虑洋广告画本土化的问题,想找一些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题材,于是二两国画加三两年画加五两商品广告这样本土化的配方就出来了,逐渐长成了具有中国风味的月份牌(文中所说的月份牌指月份牌画)。


以英美烟草公司为代表的外资聘请当时具有一定水准的画家绘画,十之八九的月份月份牌以年轻漂亮的女性为题材,也被老百姓称为美女广告画。广告美女经历了传统仕女、女学生和摩登女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周慕桥(1864--1923)、郑曼陀(1888--1961)、杭穉英(1900--1947)。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此处的周慕桥与上期来自魔都的礼物——现代都市刊物《点石斋画报》一文中提到的周慕桥为同一人,新派画家周慕桥是《点石斋画报》早期的主创之一,同时也是月份牌的主创人员之一。


周慕桥是上海早期的月份牌画家,代表作有《潇湘馆悲题五美吟》、《游园》等,他在传统工笔画和民间木刻年画技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洋的明暗皴擦的方法,在传统仕女画的基础上透视准确,比例协调,色彩丰富艳丽。细看其作品会发现画中人物皆是弯眉细目、樱桃小嘴,缺乏生活气息。


image.png

郑曼陀(1888--1961)


郑曼陀开创现代美女月份牌广告画的先河,使用擦笔水彩绘画,使用碳粉来做绘画的底子,先将描绘内容的轮廓和明暗关系绘制出来,再在这样的黑白形象的基础上敷以水彩,层层皴染直至画面显得丰富和饱满。


image.png


郑曼陀以裸体美女为主题创作的《杨贵妃出浴》是广告画中的女性形象彻底商品化的标志,也是我国第一幅裸体月份牌广告画。后来相继诞生了许多裸女造型,明显借鉴了西方表现裸女的油画技法。


image.png

杭穉英(1900--1947)


image.png

穉英画室合照


继郑曼陀之后又一代表人物是杭穉英,他于1922年成立了“穉英画室”,突破了郑曼陀开创清纯女学生的形象,创作了一批装扮入时、洋味十足的旗袍女郎,新的美女形象成为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画中女子或谈钢琴、或抽烟、或运动、或换鞋,总体而言,女性特征突出,最后发展成为纯粹审美消费的“美女广告图”了。


image.png


繁盛时期,月份牌广告画从“东方巴黎”——旧上海发行至广东、山东、香港、澳门等地区,直至1937年,上海沦为“孤岛”,月份牌发展落寞。


image.png


在月份牌那段辉煌耀眼的岁月里,多少女子曾出现又消失,“电影皇后”蝴蝶、王莹、朱秋痕、赵丹、徐来、陈云裳、李丽华等明星都曾在上面一展芳华,所以说月份牌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女子的一生,更是一代人苦涩却真实的浮华梦。


这些凌乱的琐碎的“ 镜像” 慢慢交织成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景, 将旧中国最具有特殊性的老上海的广告和广告画及其社会文化现象奇迹般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现代学者研究民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广告、商业美术等都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