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美术馆

广汇美术馆官网——GHAM | 馆藏近现代水墨艺术

来自魔都的礼物——现代都市刊物《点石斋画报》

图文博识 / 2019-07-18

“西画东渐”风气正浓之际,正是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开眼看世界的年代,所有的事物都处于新旧并存、消长交替,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理性与非理性冲突的时代。


上文中的土家湾正是“西画东渐”的重要产物,文章《中国西方绘画培训基地——土山湾》中提到,土家湾发展到后来拥有了印刷、装订、绘画、照相、冶金、木工、木雕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其中土山湾印书馆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机构,石印技术发展迅速。


image.png

点石斋画报


1884年5月8日,石印技术的代表——现代都市刊物《点石斋画报》在魔都上海诞生了,该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新闻、新知为己任,记录那个时代,打破了以往只有文字报道的报纸现状,凸显图文报道的价值,更是启蒙普通民众对现代化科学知识的认识,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别具一功。


《点石斋画报缘启》阐述办刊宗旨,申明“盖取各馆新闻事迹之颖异者,或新出一器,乍见一物,皆为绘图缀说,以征阅者之信……爰倩精于绘事者,择新奇可喜之事,摹而为图……俾乐观新闻者有以考证其事。而茗余酒后,展卷玩赏,亦足以增色舞眉飞之乐。”


image.png

点石斋画报往期作品


image.png

点石斋画报往期作品


据说画报发表第一日,主要刊登了8幅绘画新闻,售价五分洋钿,相当于当时的一斤鸡鸭和一斤鱼,想想现在的报纸和鸡鸭鱼的价格。(我:老板,鸡鸭鱼各来一斤,给,报纸,不用找了……)


点石斋画报》由吴友如、王钊外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新派画家主创,画报涉猎庞杂纷繁,主要报道关于国内外时政战况、本土市民生活百态、租界生活的奇闻趣事、国外人生活的新闻、民间的怪异传说。


image.png

关于战争的图像报道


比如《点石斋画报》对当时的中日甲午战争(当时人称“中东之战”或“中东大战”)进行了报道,发表了不少关于这场战争的图像报道文本,向民众和其他国家报道宣传这场战争的战况、战果和意义。以神话式的不在场想象报道着……


image.png

气球破敌


在这幅《气球破敌》的画中可以看到画家采用了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优美。但是细看其文字内容,是不是震惊了你的三观,原来天朝的气球就可以击退那些自不量力的敌人……


画报不仅发表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英勇斗争,揭露清廷的腐败丑恶现象,也有大量时事和社会新闻内容。他们将租界建筑绘入画报,而且把各种中西娱乐方式及消费场所也纳为图像中心,展示出晚清租界社会的消费文化氛围。


image.png


《点石斋画报》“英皇子观灯记”


image.png


赛灯盛会


在电灯、电话、电报、煤气、自来水、火车等代表性现代化设施已经落户上海之时,新派画家们一方面靠新闻内容创作画面描绘事实,另一方面依旧生活在旧世界。如因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割肝救父乌龙画面,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image.png

西人见龙


image.png

鹏传


image.png

妖兽变幻


借用神话形象描绘都市传说的手法在《点石斋画报》中也非常普遍,如作品《西人见龙》中出没在舰船旁边的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龙的形象;《鹏传》里的灵兽大鹏从空中飞过,落下的一根羽毛需要三个人合力才能抬起,把人物显得极其渺小;《妖兽变幻》里的村民们正在努力合作,拿着长矛奋力刺向一头大型猪妖兽(八戒,是你吗?)。画报拼贴出的古老神灵与现代新闻,现在看来让人觉得恐怖、滑稽。


image.png

清人生活的场景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每期画页八幅因画报印刷精美,画法中西合璧,人物背景生动真实,内容贴近生活,及时报道社会热点,发行渠道畅通,风靡海上。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点石斋画报》停刊,共发表了四千余幅作品原来的画报现成稀世珍本,所以如果你家正好有一本,请你替我照顾好她~


相关推荐